ISBN13: 9787801098962
标题: 上帝与理性
作者: 托马斯·陶伦斯
译者: 唐文明, 邬波涛
校对: 谢文郁
出版年: 2004
第一个措施,也是最盛行的措施,尽管毫无疑问也是最被滥用的措施,就是“布道”(proclamation)。这不是指对人们“讲道”(preaching at),而是指引导人们脱离自身,追求神圣的、超越的实在。这在本质上是一种直接宣讲福音的做法,我们在其中指出上帝的所作所为以及上帝自我启示的见证,目的是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上帝身上,带他们进到能听见圣言声音的范围,从而使他们自己能够听见并相信。忠实的布道(上帝会在他的话语中与我们相遇)要求一种领悟的回应方式,要求信仰的回应,就像路德所说,我们得“把眼睛粘在耳朵上”。
然而,除此以外,神学劝信也提供教义材料,对圣言的概念内涵进行阐发,给听者提供一个解释框架,以便引导他们的认识;给他们的心灵以某种支持,以便维持他们所领悟到的东西。
…当一种新框架产生于不同的经验观念,并和任何知识或所谓的知识都没有关系时,对于自然科学中出现的这一问题,迈克尔·波兰尼的处理是最有帮助的。我们可以大段引述他的话:
两种互相冲突的思想体系被逻辑鸿沟所分,这就如—个问题与解决该问题的发现分开一样。依赖于一种解释框架的形式运作,我们无法向相信另一框架的人证明一个命题。它的支持者甚至无法让那些人来听一听解释,因为他们必须首先教给那些人一种崭新的语言。一个人除非首先相信这语言意味着什么,否则他学不会这种新语言。
…新体系的支持者只有首先赢得听众对于他们尚未掌握的学说的理智同情,才可能使他们信服。那些同情的人会发现,除此以外他们无法去理解。这种接受是一个启发式的过程,一个自我模式化的动作,这其实就是皈依。它生产出信徒,形成学派;这些信徒于是被一条逻辑鸿沟与外在之人隔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