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13: 9787100121439
标题: 探寻自然的秩序
副标题: 从林奈到E.O.威尔逊的博物学传统
作者: 保罗·劳伦斯·法伯
译者: 杨莎
出版年: 2017
18世纪欧洲的医学教育反映了它的中世纪起源。诸如英国、法国这样的大国都往往只有一两所中等规模的医学院。这些机构中的教育强调书本知识而非直接经验。它们中有许多会在不需要学生在本校学习的情况下授予学位,只要对方能通过考试并给出一篇医学主题的原创论文。学生们通常没什么吸引人的观点。那些来自欧洲小国的人常常需要去国外学习,许多人都去了当时最著名的荷兰学校。
林奈在其分类体系中使用的术语反映了他的文化背景。他没有使用诸如“雄蕊”或“雌蕊”这样的术语,而是选择了希腊语中分别代表“丈夫”和“妻子”的词汇——“andria”和“gynia”。而纲的名字有一夫制(monandria)、两夫制(diantria)、三夫制(triandria)等,反映了植物中不同形式的“婚姻”…林奈还为如何选择名称立下了规则。比如,属的名称只能包含希腊或拉丁词根,并且不得是两个单词的复合物,也不能纪念与科学无关的圣人或其他人。
后果是,所谓的科学联邦正一天天分裂成独立的国家,由于语言的多样性以及地理限制而保持分离。比如如果一位英国动物学家与法国的教授一道参观博物馆并交谈,他会发现对他来说,对方的科学语言几乎如同其方言一样陌生。他考察的每一个标本几乎都被贴上了一个他不知道的名称,他感到他只有在这个国家长久住下去才能与该国的科学亲近起来。如果他之后继续前往德国或俄国,他会再一次迷失:每到一处都会因命名的混乱而不知所措。他只能在绝望中返回自己的国家和他熟悉的图书馆及书籍。
“Report of a Committee Appointed ’to Consider of the Rules by Which the Nomenclature of Zoology May be Established on a Uniform and Permanent Basis, ’ " Report of the Twefth Meeting of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eience (1842), 106-107.
皮蠹虫(也被称作“博物馆虫”)能在很短时间内将一整柜价值不菲的异域鸟类标本啃得只剩骨头,其速度之快常常令人措手不及。许多博物馆馆长用来遏制这一损害的办法常常会很幸地破坏动物皮肤…在 19世纪初期,巴黎博物馆的剥制师路易斯·杜夫雷斯纳(Louis Dufresne)发现,18世纪末开发的一种有毒的含砷肥皂可以在不损毁动物标本的同时避免昆虫靠近。他对这种杀虫剂的使用确保了他那些美丽的标本能一直展出。杜夫雷斯纳在他的著作中与其他人分享了这一专业技术。
标准火花——火石枪的特征是在射击之前会有闪光,这种闪光常常会惊动猎物,从而救它们一命,但却令猎人失望。而19世纪20年代出现的铜制火帽则消除了闪光,它装有火药,受到冲击后爆炸。事实上,冲击原理的发明者亚历山大·福赛斯牧师(Reverend Alexander Forsyth)声称他的研究(他为此取得了专利权)正是因为被闪光提醒的鸭子从他的枪口逃脱,让他很是泄气。火帽即使在潮湿的环境中也能起作用,包括下雨。
Title: Finding Orders in Nature
Subtitle: The Naturalist Tradition from Linnaeus to E. O. Wilson
Authors: Paul Lawrence Farber
Published: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