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摆渡者
ISBN13: 9787800736889
标题: 时间的摆渡者
副标题: 现代与怀旧
作者: 西尔维亚·阿加辛斯基
译者: 吴云凤
出版年: 2003

今天,事物的短暂性也通过其表现的各种现代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图像(image)首先是作为要消失的事物的表现,而被批判,被冠以幻象的封号,从这个意义上讲,图像的问题永远会带来存在的问题:如果存在不再是永恒的,如果过客获得本体论的地位,短暂世界的图像也可以走出非存在的影子,也可以是真实的。
世界,就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仿佛是由连续的运动所构成,而我们只认识到其中某些时期或者某些“片段”。运动的图像——从电影到录像,到数码图像——成了我们经验的技术模型:图像与事物、事件一样按照连续的运动轨迹经过,我们有时从中人为地停止一个画面,好加以提取。真理说的便是运动。不变的是例外,运动的是规则。不动根本不是优先于运动,只是简单的“暂停”,和时间的暂缓。

因此,过去更像是远古的问题,而不是时间上在前的问题。它展现的是不再进展、不再流行的事物,那些事物的运动或活动已经停止。过去的事物就像一枚古代的硬币或一门废弃的语言,不再被使用,而且让这些过去的事物再次流通,并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因为时间的检验,总会关系到我们与别人共同居住的世界中的那些不可逆转的运动。

…这里的别人,是指某个先验的、即空想的主体,而不是指自己生活环境中的现实个体。他不是我需要倾听才能了解的某个人,即不是经验论意义上的个人,而是一个我亲于建造其抽象及普遍形象的别人。根据阿伦特的逻辑,政治领域不是这种抽象普遍主义领域,而是对抗领域。
…康德的普遍意义概念,声称是撇开了特殊的感觉和情感,超越了一切主观的观点,但并没有形成与别人一起思考的政治方式,而是形成了在别人的故事面前思考的哲学方式。在康德的思想中,参照别人,是指理想的相异性,面非经验的相异性。别人作为抽象的普遍形象,与其他人的真实生活毫无关系,但政治却与别人的真实生活联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