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13: 9787506341271
标题: 苏菲的世界
作者: 乔斯坦·贾德
译者: 萧宝森
出版年: 2007
希腊罗马文化…分裂成三种文化,并分别在其中存活。这三种文化分别是:西边的罗马天主教文化、东边的东罗马帝国文化与南边的阿拉伯文化。大致上,我们可以说新柏拉图派哲学在西边承传了下来。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则分别在东边与南边承传了下来。不过,我们可以说,在这三种文化中,每种成分都各有一些。重要的是,在中世纪末期,这三种文化在意大利北部交会融合。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力来自于在西班牙的阿拉伯人,希腊文化的影响力来自于希腊和拜占庭帝国。这时,‘文艺复兴时期’(古代文化的‘再生’)就逐渐开始了。从某个角度来看,古代文化在中世纪期间可说并未消亡。
浪漫主义…可以说是欧洲最后一个伟大的文化纪元…从十八世纪末开始,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中期。到了一八五〇年以后就不再有一个涵盖诗、哲学、艺术、科学与音乐的‘纪元’了…
一八〇〇年左右的第一代浪漫主义者都是年轻人。事实上我们可以称浪漫主义运动为欧洲的第一个学生运动。那些浪漫主义者有点像是一百五十年后的嬉皮。
中世纪的一句格言‘我信,因为荒谬’(credo quia absurdum)…这话的意思是:正因为他是非理性的,所以我才相信。如果基督教所诉求的是我们的理性,而不是我们的另外一面,那它就不叫做信仰了。
当时被推翻的不仅是上帝造人。更糟的是,达尔文使得人变成生存竞争这种冷酷事实下的产物。
萨特则觉得人的自由是一种诅咒。他说,‘人是注定要受自由之苦的。因为他并没有创造自己,但却是自由的。因为一旦被扔进这个世界里来,他就必须为他所做的每一件事负责…
萨特想要证明意识本身在感知某件事物之前是不存在的。因为意识总是会意识到某件事物。这个‘事物’固然是由我们的环境提供的,但也是由我们自己提供的。我们可以选择对我们有意义的事物,借以决定我们所要感知的事物…
当我们感知我们的环境时,会赋予它我们本身的意义(或我们的利益)…
如果某件事情与我无关,我就看不见它…
我注意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你不在这里…
你看到的第一件事物却是一件不在这里的事物…
…萨特就曾经用过一次这样的咖啡厅之行我们如何‘虚无化’与我们无关的事物。
Title: Sofies verden
Authors: Jostein Gaarder
Published: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