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13: 9787513349239
标题: 随椋鸟飞行
副标题: 复杂系统的奇境
作者: 乔治·帕里西
译者: 文铮
出版年: 2022
因此,如何选好栖息之所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它们在薄暮时分的空中舞蹈很可能是发出一种信号,从远处就可以看到,表示这里有适合过夜的宿舍。这就像一面挥舞着的巨幅信号旗,极其显眼。我本人在清朗的冬日暮色中,亲眼见过鸟群在十来公里外的这些舞蹈动作。它们是一片灰黑色的斑点,当远处地平线上还有一线光明的时候,就在天幕中宛若变形虫一样运动。随着光线的减弱,率先从乡下觅食而归的鸟群开始越来越疯狂地飞舞,晚归的鸟群也纷纷回城,最终汇集成一个个由数千只椋鸟组成的鸟阵。大约在日落后半小时的样子,日光已然彻底消逝,这些鸟便飞快地投向栖宿的大树,这些大树也像落水洞一样将它们完全吸纳。
游隼经常在椋鸟群附近出没,为晚餐觅食。不留意的话,根本不会发现它们,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椋鸟身上,只有少数专门寻找游隼的人才会注意到这些猛禽。尽管游隼是翼展一米的猛禽,俯冲的时候速度能达每小时200公里以上,但椋鸟也并不是容易被捕食的猎物。事实上,如果一只游隼在飞行中与一只椋鸟相撞,那么游隼脆弱的翅膀可能会断裂,这是致命的事故。因此,游隼并不敢进入椋鸟阵中,而只是伺机捕捉边缘落单的家伙。面对游隼的袭击,椋鸟做出的反应是彼此靠近,收拢队伍,迅速改变方向以躲避游隼致命的利爪。椋鸟一些最引人注目的队形变换正是为了对付游隼的反复攻击,为捕获椋鸟,游隼得反反复复发起很多次进攻。椋鸟的许多行为很有可能是出于在这些可怕的袭击中求生的需要。
那时我们的主机是一台功能强大的UNIVAC机,只有技术人员才能使用,机房在离物理学院几百米远的一座大楼的地下室。这台机器的内存,不算磁盘的话,差不多有十分之一兆字节,大约是我现在手机的百万分之一。那座大楼二楼有一些带键盘的计算机,简直就是体型巨大的打字机,它们在包含程序指令的卡片上打孔,每张卡片上写着一行代码,最多80个字符。大厅中央明晃晃地供着一台终端机,里面插着用穿孔器辛辛苦苦写出的卡片包;终端机读取卡片的速度很快,每秒好几十张。经过少则一分钟,多则几个小时的等待,一台高速打印机会在大的打印纸上打出运算结果。经常听到有人惊呼:“该死,我漏了一个分号,得重写卡片,全部从头再来了!”把卡片放进读卡器需要排队,有的人带来的卡包很小,里面只装着一百来张卡片,有的则带着几千张,装在特殊的容器里,像个长长的小抽屉。有一次,一位同事绊了一跤,装在一米来长的盒里的卡片散落一地,他慨叹道:“数据分析就此结束。”这些都是程序卡,相当于研究工作三分之二的内容,把散落在地上的上千张卡片重新按序整理好将是一个漫长的噩梦。面对这不完整的数据,他决定随遇而安,结束此项研究工作,转而研究别的问题。
我们有必要非常明确地区分两种方式,即隐喻是作为具有启发性的工具使用,还是与谐音等其他修辞格一起作为论证基础使用,直至出现逻辑被修辞取代这样的极端情况。我觉得第二种方式是有害的。一些本来不能被翻译成某种语言的概念却硬被译成这种语言,译得走样还未被察觉,这就难怪我们经常得出一些完全没有道理的结论。有时候,这样做的后果是制造出一些怪物,比如社会生物学,生物学的观点和隐喻未经研判就直接照搬到根本不适用的社会领域,要知道,在这个领域,这些隐含的假设根本就是错误的。这样做会导致一些危险结论的产生,这些结论在政治上被用来炮制像社会达尔文主义这样偏颇的理论。
如此随意地使用隐喻有时在一些人文学科中司空见惯,尽管危险性不大,但也同样会有负面影响。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说说著名的索卡尔恶作剧。为了嘲讽伪哲学和伪科学的研究方法,美国物理学家艾伦·D. 索卡尔用拉康、德里达等知识分子的隐喻风格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即《超越界限: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释学》)基于一系列毫无意义的物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隐喻,假如索卡尔真的相信了他编造的这些隐喻,所有的同事都会拿他当神经病。索卡尔非常清楚自己写的东西毫无意义,他利用一套强大的注脚,构建了一系列疯狂的比喻,还精心设计了文雅而学术的文风。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篇文章居然被编辑委员会接受并发表在一份业内最负盛名的期刊《社会文本》上。当索卡尔公开宣称他写的东西都毫无意义时,丑闻爆发了,尴尬至极,以至于有人还想为自己辩护,声称索卡尔的论文可能具有某些超出作者意图的完整含义。这篇文章可以在网上找到,非常有趣,谁要是能看懂那些隐喻中的物理学玄机,一定会被作者近乎无穷无尽的想象力所折服。
尽管索卡尔着重指出了滥用隐喻的弊端,但在科学交流中隐喻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当我们想把一个科学发现讲给外行听的时候。然而,隐喻经常以一种不精确的方式出现在共同语言中,以至于让人难以忍受。隐喻不可靠是非常自然的,当一种语言的词语被另一种语言用来表示不同的意思时,通常会出现这种不可靠的情况。然而,这种现象虽然可以理解,却会让科学家们非常抓狂。
如果没有纯科学齐头并进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是难以想象的。正如1977年《蜜蜂与建筑师》一书中明确指出的那样,纯科学不仅为应用科学提供了得以发展的必要知识(语言、隐喻、概念框架),还具有更为隐性的作用,其重要性并不亚于前者。事实上,基础科学活动是测试技术产品和刺激先进高科技产品消费的巨大循环。
ISBN13: 9788831806442
Title: ln un volo di storni
Subtitle: Le meraviglie dei sistemi complessi
Authors: Giorgio Parisi
Published: 2021